2016年12月26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召開全區扶貧攻堅暨新農村新牧區建設情況座談會,邀請黨政有關部門就扶貧攻堅和新農村新牧區建設進行座談協商。自治區政協主席任亞平強調,脫貧工作既不能強調客觀、更不能盲目樂觀,還需要繼續攻堅克難。全區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繼續將扶貧攻堅和新農村新牧區建設工作融入到政協履職部署當中,調研議政、獻智出力,協助自治區黨委、政府把好事辦好、辦實、辦長遠,確保全體農牧民群眾如期實現全面小康。
脫貧攻堅是“十三五”的頭號民生工程,2016年,內蒙古自治區政協界別活動從以前的亮點紛呈轉向聚焦扶貧攻堅這條主線。
“清水河縣在精準扶貧開發中,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如:創新提出‘四種六養一旅游’、‘菜單式扶貧’、‘托管’等模式,走資產收益扶貧新路子,多種措施并舉為異地搬遷貧困戶解決后顧之憂……取得了扶貧攻堅新成效。”去年11月中旬,內蒙古自治區政協經濟委員會組織工商聯界委員調研組,赴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就精準扶貧開發進行專題調研。新鮮出爐的《清水河縣精準扶貧開發調研報告》總結了7條創新扶貧模式。這是自治區政協圍繞脫貧攻堅開展界別活動的一個縮影。
早在2016年初,各專委會及所聯系界別在做工作計劃時,就紛紛將目光投向治國理政的關鍵詞“精準扶貧”上。年度協商、調研、提案督辦,都與精準扶貧結合起來,找切口,列題目,力圖為該問題的解決貢獻力量。
錫林郭勒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有著“天堂草原”的美譽,是極富特色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去年8月10日,自治區政協少數民族界別委員調研組一行來到錫林郭勒盟貧困旗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蘇木,深入伊和寶力格嘎查、阿拉騰圖古日格嘎查調研考察,“為進一步了解全區少數民族地區精準扶貧工作進展及成效,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精準扶貧工作,加快小康社會建設步伐建言獻策”。隨后,調研組又趕赴蘇尼特左旗以及盟委所在地錫林浩特市進行調研考察,研究相關資料。座談會上,對于牧區脫貧難,少數民族界委員紛紛談自己的看法。
“牧區基礎建設薄弱,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差。”“牧民生產生活成本偏高,收入不穩定。”在之后形成的調研報告中,調研組建議:制定出臺牧區畜牧業應急保障機制,支持并發展多種牲畜保險制度,保護并發展地方品牌。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的界別調研針對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每一個環節,關注扶貧工作的同時,兼顧建立保障機制、完善醫療養老服務、優化農牧業生產結構等保障民生的方方面面。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別組《創新農村牧區養老服務模式的探索與思考———以烏蘭察布市、錫林郭勒盟為例》、民進界別組《關于建立和完善氣象災害預防機制調研報告》、民盟界別組《關于農村飲水安全和村衛生室建設的調研報告》、農牧界別組《關于加快推進我區“糧改飼”工作的調研報告》,及以民族和宗教界別調研為主,列入年度協商議題的《關于全區蒙醫藥事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已全部提交自治區政府。
此外,內蒙古自治區政協界別活動以調研視察為主的同時,將扶貧工作與義診結合起來,針對農村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占比較高的現狀,多次組織自治區醫療專家赴貧困地區送醫送藥。
去年8月11日,自治區政協港澳臺僑外事委員會與自治區僑聯聯手,聯絡僑聯界委員與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知名專家7人,組成“義診團”,并攜帶8萬元藥品,驅車近千公里趕赴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爺府鎮,為該鎮貧困群眾義診。喀喇沁旗是內蒙古自治區省級領導干部“一對一”幫扶的38個貧困旗縣之一。為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對口”喀喇沁旗的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羅志虎多次深入貧困戶調研,確定了10戶重點幫扶對象,送醫送藥、送扶貧款,為貧困群眾聯系免費體檢。
“政協給我們家送來扶貧款,還給我們體檢,這次又來給我們全鎮人看病。真的感覺到了黨的溫暖和關懷!”義診現場,農婦陳秀云津津樂道。
“我們認為醫生的工作不僅僅是坐在三甲醫院里給患者看病。下基層搞義診、傳道授業也是醫生的本職工作。尤其是在邊遠少數民族地區,能幫助解決老百姓就醫難是我們的心愿。政協和僑聯給我們創造了很好的機會。”僑聯界委員、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專家其其格表示。
醫藥衛生界別組更是組織專家型委員擠出時間,數次深入貧困旗縣區開展扶貧義診。“我們去年4月至8月間義診走了三趟,分別深入興安盟、通遼市、呼和浩特市的貧困旗縣區,為貧困居民、大學生、低保人員、退休干部職工義診會診,舉辦知識講座,捐贈藥品。”自治區政協委員、內蒙古易和皮膚病醫院院長楊文喜告訴記者。
準確把握內涵要求,充分發揮委員優勢,為助推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獻計出力,內蒙古自治區政協的界別活動正在朝更加深入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