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為中國經濟增添強勁創新動力
中央經濟會議前瞻:為中國經濟增添強勁創新動力
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明確2017年的經濟工作任務。從12月9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基調來看,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是一條主線,而推進國企、財稅、金融、社保等基礎性關鍵性領域的改革,則有可能成為會議的最大亮點。
要預判中央經濟會議謀劃的2017年經濟工作總基調,就必須先分析和研判當前和明年的經濟形勢。今年以來,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尤其是美國大選后,全球利益格局戰略博弈更加復雜,給擴大外需增加不小難度。國家統計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CPI同比溫和上漲2.3%,PPI漲幅擴大,環比上漲1.5%,同比上漲3.3%,說明工業經濟已經出現企穩的好勢頭。
謀劃明年經濟工作,我們既要看到外部發展環境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和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困難,也要看到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十三五規劃”、全面深化改革、“一帶一路”倡議等有利于加快發展經濟的積極因素還有很多。明年我們黨將召開十九大,也是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確定的各項任務的關鍵一年,只要我們堅定發展信心,鉚足精神氣,一定能在應對挑戰中開創發展新局。
堅持穩中求進,是明年經濟工作總基調,必須千方百計穩住經濟基本盤,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個重要的核心工作就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源源不斷地釋放出改革新活力,推動轉型升級,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今年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習總書記又提出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和任務。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戰略和經濟結構調整的總抓手,仍將是2017年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同時,創新還是貫穿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過程的“牛鼻子”工作。有人說,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三大發動機”——“制度變革”、“結構優化”、“要素升級”,其核心引擎是什么?是創新,改革創新是當今中國最鮮明的時代特征。
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經濟新動能,將是明年中國經濟面臨的一個重要命題。創新求變,中國經濟才能“脫胎換骨”,發展之路方能越走越寬廣。因此,各級政府及部門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切實把創新驅動作為優先戰略,推進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要重視加速新技術、新成果的轉化;著力構筑提升創新平臺;著力融合催生新業態;著力推廣應用新模式。以創新之鑰開啟經濟新動能,為供給側改革和結構調整注入新能量!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必須推動國家及各地主導產業做強做大,要加快重點產業改造升級,讓新興產業倍增發展、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特色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要轉變觀念、創新機制,用改革引領護航創新驅動。我們要注重以務實、高效、管用的機制激發市場活力,要敢于利用自貿區、“一帶一路”、互聯網+等國家戰略先行先試,做好財稅、金融、科技等關鍵性領域改革試驗。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也是創新的主體,而產業陣地則是創新主戰場。2017年,將是工業4.0重要發展期,也將是互聯網、跨境電商等網絡強國戰略的一個關鍵發展期。企業要通過創新,提升產品品質、品牌競爭力;以創新促產品升級,并帶動整體消費品質進一步提高。廣大外貿企業在困境中逆勢向上,更要加快技術革新,創新出口模式,把創新作為支撐企業“走出去”的強大能量。
人才是創新之根基,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企業要加強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要不斷完善人才評價和激勵體制,尤其是打造有利于企業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激勵分配機制,持續開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局面!
為中國經濟增添更強勁的創新動力!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為新一年的經濟工作開啟發展新窗。創新驅動作為“十三五”五大發展任務之首,將繼續成為未來宏觀經濟政策的主要取向,也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強大發力點!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創新 經濟 中國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