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德國政府擬對中國投資設限 德經濟界批其做法“自毀長城”
中新社柏林10月24日電 (記者 彭大偉)據德媒披露,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加布里爾正推動聯邦政府通過一項“綱要性文件”,以限制外資收購一些被認為具有重要意義的企業。德國經濟部發言人杜貝爾24日在政府例行發布會上證實了這一消息。
杜貝爾同時還確認,德國經濟部已撤回此前發出的一項許可,改為重新啟動對中國福建宏芯投資基金收購德國芯片企業愛思強(Aixtron)的審查。盡管杜貝爾拒絕將上述兩件事掛鉤,但德國媒體已普遍將此視作針對近年來顯著增長的中國在德投資之舉。德國《商報》指出,現正進行中的中企尋求收購德國著名照明企業歐司朗一事或也將生變。
廣泛代表德國企業界利益的德國工商大會主席史偉哲(Eric Schweitzer)批評上述做法將反過來損害德國自身的利益。他向《商報》表示,“我們不能指望著別的國家市場向我們大門敞開,與此同時我們卻為自己國家的市場關上大門——這將導致我們失去信譽。”
針對德國媒體對“關鍵技術流失”的擔憂,史偉哲回應稱,德國《對外經濟法》當中對關系到德國國內安全的重要企業已規定了相應的途徑,可阻止來自歐盟以外投資者的收購。
在批評德國有關部門額外設置壁壘做法的同時,史偉哲亦強調,在過去數年里,中國實際上已經拿掉了其經濟中存在的許多壁壘,而“這之所以能成為現實,正是因為各方保持密切對話。”
史偉哲提供的數據顯示,與德國企業目前在華累計投資規模相比,中資企業在德投資不足前者的十分之一。
“我相信,這一對數字如果變得更加平衡,應該是符合德國利益的。”史偉哲認為,中國的投資環境固然有需要談判的地方,但“只有去相互對話,而不是筑起新墻,人們才能走得更遠”。
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日前出席中國復星集團并購德國Hauck & Aufhaeuser銀行慶典活動時亦反駁了“中國買空德國、威脅技術與就業”的負面論調。
史明德指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德國企業在華直接投資規模超過400億歐元,現有8200家企業在華投資興業,而中國對德投資才剛剛起步,不到德國吸引外資存量的1%。
“中德投資合作不應是單行道,雙向平衡發展才更加有利于兩國市場資源的優勢互補。中國企業通過投資德國拓展在歐洲的業務,也為德國企業帶來新的資本和通往中國乃至亞洲市場的渠道,是互利雙贏之舉。”史明德說。
杜貝爾24日拒絕透露愛思強并購審查的最新進展,亦拒絕將這一并購與此前順利過關的美的并購庫卡進行對比。
另據德國經濟部披露的信息,加布里爾11月1日起將訪問中國,其間將與中國政府多位高級代表會談。
編輯:曾珂
關鍵詞:德國擬對中國投資設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