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神舟天宮對接,移民火星還遠嗎
神舟十一號這些任務的結果或為人類未來大規(guī)模移民太空提供科學依據。
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點火升空,順利將景海鵬和陳冬2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預計神舟十一號將于2天后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牽手”太空,景海鵬和陳冬將開啟中國航天員迄今最長的太空駐留。
神舟十一號對接天宮二號擔負了很多任務。眾所周知,地球人到達太空后會有諸多不適,其中微重力環(huán)境會讓人失重,人在地球上形成的各種生活方式都會遭遇挑戰(zhàn),如不能行走,只能飄浮移動。而且,微重力環(huán)境對人的各種生理功能也是一種挑戰(zhàn)。因此,此次的神舟天宮對接實際上是在進行人對太空環(huán)境的適應性試驗,通過兩名航天員在太空逗留33天(飛行3天,駐留30天)的時間,實時檢測航天員心肺功能、基本生理指標、尿常規(guī)檢測,同時檢測航天員執(zhí)行飛行任務和其他科研任務的能力,這些結果或為人類未來大規(guī)模移民太空提供科學依據。
此外,此次神舟天宮的對接還要舉行多項科學研究,像航天飛行中的醫(yī)學超聲檢查、“太空養(yǎng)蠶”、“雙擺實驗”和“水膜反應”實驗,在太空中完成這些實驗有助于人們認識微重力環(huán)境中事物的狀態(tài)變化,以及人類是否可以長時間駐留太空。
可以看到,神舟天宮對接后,其空間接納能力和生命保障系統(tǒng)能力都是有限的,這就限制了搭載人數。此次神舟天宮對接其實也在演練一種到達目的地后的卸人、卸貨方式。對接前,兩個航天器的相對速度要從之前的每秒7.8千米降到每秒0.2米,在剩30厘米時,啟動對接機構,與此同時,還要采用全新升級的“對接天眼”——光學成像敏感器(CRDS),以便讓兩個重達8噸多的飛行器既快又嚴絲合縫地對接到一起。這種卸人、卸貨的方式,或許會對未來到達火星等目的地的卸人、卸貨提供某種參照和經驗。
神舟十一號在廣袤的太空追尋天宮二號并與之會合、對接,又一次讓國人和地球人關注一個既是人類美好的理想,也是可能的現實——移民太空的其他星球。9月底,SpaceX的CEO伊隆·馬斯克在墨西哥瓜達拉哈拉舉行的國際宇航大會(IAC)上公布了其火星移民計劃,在約10年時間里將人類送往火星。此后,國際航天研究中心創(chuàng)始人伊格爾·安舒貝利博士也宣稱,正在籌建“太空國家”,將于明年發(fā)射衛(wèi)星,創(chuàng)造獨立的太空國家“阿斯伽迪亞”(Asgardia)。
現在,中國神舟十一號對接天宮二號更讓人浮想聯翩,移民火星目前還不可以,但并不意味著未來也無法實現。
□張?zhí)锟保▽W者)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神舟十一號 神舟 天宮 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