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收藏·鑒寶>藏聞逸事藏聞逸事

歷時2年多修復 蕭后冠驚艷亮相

2016年09月05日 10:32 | 作者:張佳 | 來源:西安晚報
分享到: 

隋唐皇后禮冠究竟有多精美豪華?


蕭后冠終露真容 首席記者 張宇明 攝

蕭后冠終露真容 首席記者 張宇明 攝

2013年隋煬帝墓與蕭皇后墓在揚州西湖曹莊被發現,引起全國轟動,隋煬帝墓和蕭后墓一共清理出墓志、玉器、銅器、陶器、漆器等珍貴文物400余件套,其中有一件是極為珍貴的皇后禮冠,因其屬于蕭皇后,這件罕見的皇后禮冠此后被稱作蕭后冠。

近日,這件堪稱已發現時代最早、級別最高、結構最完整的皇后冠在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完成了所有實驗室考古項目后,向世人揭開了隋唐皇后禮冠的神秘面紗。

傳奇 隋末皇后薨于初唐 卻極盡哀榮

蕭后冠的主人蕭皇后在歷史上是一位奇女子,史書記載她是西梁孝明帝蕭巋之女,但因生于二月,江南風俗認為二月出生的子女為不吉,出生后就由蕭巋的六弟東平王蕭岌收養。蕭岌夫婦收養蕭氏不滿一年,便雙雙去世。蕭氏遂轉由舅父張軻收養。但張軻家境貧寒,蕭氏雖貴為公主但也要操勞家務。

開皇二年隋文帝夫婦為次子晉王楊廣在梁國選妃,因為梁國諸公主的占卜結果皆不吉,而蕭氏占卜為吉,少時受盡磨難的她戲劇性地成為晉王妃。開皇二年成婚不久,蕭氏便隨楊廣前往晉陽赴任。次年正月,生下長子楊昭,即后來的元德太子。開皇五年又生下次子楊暕,開皇六年生下后來的南陽公主。史書記載在楊廣奪嫡時,蕭氏全力支持。開皇二十年,楊廣終于如愿以償被冊封為太子,王妃蕭氏亦隨之成為太子妃。

仁壽四年,隋文帝駕崩后楊廣登基為帝,冊封蕭氏為皇后。隋煬帝在即位后,多有失德,蕭皇后婉諫無果。

大業十四年江都政變,身在行宮的楊廣被叛軍宇文化及等所弒,蕭皇后帶著幼孫、皇室諸女,被亂軍帶到了聊城。之后竇建德率兵攻城迎回皇后。隨后已是突厥處羅可汗妻子的楊廣堂妹義成公主將蕭皇后迎往突厥。貞觀四年唐太宗滅東突厥,迎蕭皇后回京,回京后的蕭氏得到了唐太宗的禮遇。

史書記載蕭皇后崩逝于貞觀二十一年,享年八十一歲,唐太宗以皇后規制將其葬于隋煬帝之陵。主持蕭后冠實驗室考古與保護項目的負責人,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的“三秦學者”楊軍昌說:“蕭后是歷史上少有的前朝皇后由后朝按照皇后規制安葬的個案,因此她的禮冠在發掘時并非戴在頭上,而是擺在棺槨一側的一個盒子內,我們判斷這禮冠應是唐太宗給她的哀榮。”

即使是哀榮,這對于一生顛簸的蕭后來說,也絕對算得上榮寵至極。

出土 皇后禮冠出土時保存狀況極差

據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院長趙強介紹,當時他在位于揚州的考古工地看到,由于墓葬填土的機械性擠壓,蕭后冠出土時已經傾斜、坍塌,進而造成變形、移位。出土時,冠飾上的絲織品部分已腐爛,冠上的所有花柄殘斷,絕大多數花托破碎,所有花蕊嚴重風化。額托、博鬢及表面裝飾材料均遭嚴重腐蝕和粉化,而且一些飾件間有粘連現象,給清理工作和文物保護帶來極大困難。

因為揚州的土壤呈酸性,并不適合金屬質文物的保存,所以銅鎏金材質的蕭后冠保存狀況極差。也正是由于其保護修復難度很大,揚州文物部門才特意委托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對蕭后冠進行保護修復。

2014年5月,經過3周的準備,5月25日趙強帶著楊軍昌領銜的項目組一起趕赴揚州,開始考古現場文物保護工作,專家們用5天時間完成了蕭后冠的保護性搬遷,并把蕭后冠整體打包搬遷回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14年7月7日,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護送蕭后冠至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

趙強說:“當初揚州方面委托我們做蕭后冠的實驗室考古和清理是看重我們此前有成功修復唐代公主李倕冠飾和唐代貴婦裴氏冠的經驗,他們希望以往的成功能為蕭后冠的工作提供借鑒作用。”

根據現場清理的情況看,在棺槨旁當初盛放禮冠的盒子后來傾斜了,加上填土原因,盒子可能破碎了,因此發掘時這個盒子已經呈完全坍塌腐朽狀,考古專家在現場只發現了盒子的銅包角,上面有銅釘和漆皮,以及盒子上的銀合頁。變形的禮冠與盒子以及周圍的一些陪葬品混在一起難辨原委。

為了盡可能地清楚蕭后冠包裹在石膏和泥土中的具體情況,專家們通過X光片探測,讓蕭后冠輪廓逐漸清晰顯現。探測后專家還在冠飾上發現了4件金屬材質的發釵,這些發現都為三維模擬復原奠定了基礎。

據楊軍昌介紹,目前已經從蕭后冠周圍清理出大小銅釵12件、銅香爐1個、銅燈1個、額托1個、博鬢2個、花朵若干以及其他殘片,飾件有水滴形、荷花形等多種造型。除了香爐、銅燈外,銅釵、額托、博鬢、花朵等實驗室考古清理出來的文物,應該都是蕭后冠的構件。

修復 構件復雜工藝精美遠超想象

楊軍昌說:“蕭后的這件冠飾與我們以前成功復原的李倕冠和裴氏冠相比,結構最為復雜。但由于保護技術的及時介入、保護措施的實施,蕭后冠上一些脆弱飾件的形狀得以完整維持,一些痕跡也得以保存,加上檢測分析工作的開展,使得飾件材質和古代工藝內涵,得到了最大可能的揭示。”

在實驗室中,楊軍昌指著擺放整齊的眾多冠飾構件一一給記者介紹都運用了哪些工藝。據項目組專家們對每一處構件的分析和研究表明,目前已知的蕭后冠上包含的材料有金、銅、鐵、玻璃、漢白玉、珍珠、木、漆、棉、絲等10種;工藝則包括錘揲、焊接、掐絲、鑲嵌、珠化、鎏金、貼金、鑄造、鏨刻、拋光、剪裁、髹漆等12類,構件復雜程度、工藝精美程度遠超想象。

不僅如此,實驗室考古清理還運用了顯微觀察、掃描電鏡能譜分析、紅外光譜、3D掃描等先進的檢測分析方法。讓當初發掘時像一團“腐朽金屬物”的蕭后冠,在系列高科技手段面前露出“廬山真面目”。

楊軍昌說:“通過實驗室考古清理,結合無損的X光探查,我們已經明確了蕭后冠飾的框架結構和花樹的分布。”為了進一步說明冠飾的結構,楊軍昌還專門制作了一個紙質的框架模型,他拿著紙質模型耐心地為記者解釋,這個冠是如何由2個博鬢、2道呈十字交叉的“梁”和3道呈環帶的“箍”組成基本架構,然后在框架構件上又如何分布了13顆花樹。而2個博鬢是固定在第三道“箍”的后面兩側、加飾寬度與第三道“箍”相同的裝飾帶;2道“梁”中的“中梁”沿著額的中間向后延伸到后腦位置,“側梁”則大致從一只耳朵的后部到另一只耳朵的后部位置,均變成U形并在頭頂部相交連接。

隨著清理工作的逐漸深入,專家們清晰地看到3道“箍”從冠的頂部往下依次排列,與“梁”垂直相連,第一道“箍”是個半環帶,箍于后腦位置,第二道、第三道均為圓形帶。冠后的第三道“箍”上還裝飾有3層“水滴形”飾,被稱為“后兜飾”,這些水滴形飾件分別以3、4、5的數量排成3層。而冠飾上的13棵花樹,則以“中梁”為中心對在前額上部有2棵,后腦位置1棵外,其余10棵對稱分布在冠的兩側。“這些花樹與框架連在一起,表面是直徑5毫米的銅柱,銅柱外面包了一個直徑30毫米的木質的楔子,一束束彈簧狀的鎏金銅絲串聯的花朵插在木頭上面,就形成了一棵棵花樹。這些花樹隨著佩戴者走動時的身體晃動會產生微微顫動的效果,看起來活潑而靈動。”楊軍昌說。

發現 摸清隋唐禮冠形制 仍有謎題待解

2015年11月后,蕭后冠保護重心工作轉入蕭后冠結構的無損探查與飾件樣品的科學檢測與分析研究。

記者注意到實驗室的操作臺上在蕭后冠的正上方搭建了“延時照相系統”。楊軍昌說,頭頂的幾臺相機在工作過程中,每5~20分鐘拍一次照片。這樣,在后續的考古學及蕭后冠復原等研究中,如果有疑問,可及時對所記錄的照片進行復查,并重新研究、解讀記錄的信息。

據了解,2013年在考古發掘現場就從蕭后的墓室中清理出了8件釵。隨后在實驗室考古清理中又發現了4件釵,與史書中關于隋代皇后佩戴12件釵的記載相吻合。專家透過X光片對實驗室考古清理出來的這4件釵進行分析發現,釵首和釵腳呈中空狀,兩部分通過兩根管狀物連接。經過進一步的提取分析,楊軍昌發現這應該是木銷,作用是為了讓釵首和釵腳插得更加緊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時的工匠還在木銷上包裹了棉花。 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文保專家用鑷子將這些棉花輕輕向外拉拽,還略感吃力,讓人不得不嘆服古人的智慧。

但問題也隨之產生,蕭后冠出土時保存狀況極差,上面的絲織品都已經腐爛,金屬部件夾雜在泥土里也腐蝕得異常嚴重,棉花和木銷為何能保存千年呢?楊軍昌說,此前新疆發現的漢代、隋唐等墓葬中,也曾發現過棉花,但蕭后冠飾內發現棉花,是首次在南方地區墓葬中發現棉花。目前這一方面的研究還屬空白,因此具體情況還有待考古學家們進一步研究。

除了發現棉花和木銷外,專家發現史書中記載,隋朝皇后冠應佩戴12花樹,但蕭后的冠上卻發現了13花樹,這有何寓意?趙強認為蕭后是隋朝的皇后,而埋葬時已是唐代,下葬時唐太宗給予一定禮遇,13棵花樹可能就是禮遇,但真正原因是什么還是未解之謎。

雖然還有眾多謎團待解,但目前蕭后冠的發掘和研究已經系統揭示了隋唐皇后禮冠的形制。作為蕭后冠實驗室考古工作內容之一,已進行了5個多月的蕭后冠仿制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很多人都期待看到復原后的蕭后冠。9月15日前后,仿制冠將和真正的蕭后冠一起在揚州博物館展出。首席記者 張佳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修復 蕭后冠 隋唐皇后禮冠 傳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