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完善打擊侵權假冒機制 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題:完善打擊侵權假冒機制 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新華社記者 于佳欣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2016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明確了2016年將開展的7方面、27項重點工作。
專家認為,工作要點既立足當前,又謀劃長遠,通過完善打擊侵權假冒機制,對推進供給側改革有重要意義。
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柴海濤指出,加強打擊侵權假冒工作一方面可以取締粗制濫造的假冒偽劣產品,凈化市場環境,為優質企業、優質產品騰出市場空間,另一方面可以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使適銷對路的好產品不斷涌現,更好地滿足社會消費需求。
工作要點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確了包括治理內容、制度建設、部門協作等7方面、27項重點任務,要求依法嚴厲懲處影響創新發展、妨礙公平競爭和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侵權假冒違法犯罪。
柴海濤認為,工作要點體現了注重打建結合、能力建設、區域協作、社會共治和統籌協調5方面特點。
以打建結合為例,他說,“打”就是立足當前,圍繞重點領域持續開展專項治理,這在侵權假冒多發易發時期是快速遏制侵權假冒行為的有效手段;“建”就是著眼長遠,加強制度建設,提高防范能力和事中事后監管能力,形成從源頭上、根本上治理侵權假冒的體制機制。
要點提出,重點推進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治理、強化農村和城鄉結合部市場監管、深入開展中國制造海外形象維護“清風”行動,深入推進軟件正版化工作。同時也明確了健全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推動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強化地方績效考核等。通過完善制度機制,為打擊侵權假冒提供強有力保障。
在能力建設方面,工作要點提出,加強新信息技術在執法監管中的研發運用,提高預測預警和分析研判能力,做到事前防范、精準打擊。
“當前互聯網經濟飛速發展的情況下,執法監管離不開大數據的應用。”杭州市質監局局長邵新華說,近年來,杭州以“大數據”技術分析為基礎,通過“神秘買樣”的方式,對網絡銷售的商品開展風險監測和質量安全預警,有效提高了產品質量監管水平。
工作要點還體現注重區域協作,要求加強統籌協調,推動長三角、京津冀、泛珠三角等地區建立區域間、部門間執法協作機制,加強跨區域綜合執法、聯合執法。
據柴海濤介紹,今年浙江省將牽頭開展打擊互聯網侵權假冒“2016—云劍行動”。目前,京津冀、泛珠三角地區的合作正在積極推進。這些區域合作取得經驗后,將在全國推廣,形成打擊侵權假冒全國聯動的工作局面,讓侵權假冒者無處藏身。
由于打擊侵權假冒涉及面寬、工作鏈條長,專家指出打擊侵權假冒要注重社會共治,形成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廣大民眾共同參與的局面。同時,因這項工作涉及眾多部門,落實過程中相關部門既要各司其職,又要通力協作。(完)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完善打擊侵權假冒機制 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