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對首部"反家暴法"的效果應冷靜評估
今日(3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作為中國首部反家暴法,該法律明確了家庭暴力的性質和法律責任,讓清官難斷的“家務事”有了國法可依。新法落地為遭受家暴之苦的受害人提供了有力保護,與此同時,如何拿起法律武器維權、有關部門如何有效執行法律條款,成為人們關注焦點。(3月1日中國新聞網)
從散見于多部法律法規的對家庭婦女權益的保護,到經過20余年醞釀最終成為一部“統一”的“反家暴法”,其間立法的艱辛與坎坷可見一斑,以及這部法律的珍貴程度可見一斑。首部反家暴法亮點頗多,該法將“同居暴力”納入其中,讓保護家庭弱者的范圍更廣、更為人性化;該法明確規定了人身保護令介入家庭領域,使被家暴者面對“暴力”可以直接拿起法律武器,并最大限度保證盡可能少的受到傷害。如此種種不一而足。然而,這部新的國內反家暴法,在看到其歷史進步意義和更具有現實性的同時,其落實和執行的效果仍讓人擔憂。
“反家暴法”讓法律觸角直接觸及婚內“家暴”,這是必要的,也是應對多發和復雜的“家暴”現象的必然選擇。但家暴的家庭特殊性和隱秘性,又給法律執行和實施帶了許多的難度。在家庭生活中,何謂家暴?有時候是難以準確界定的。家庭成員間輕微“對抗”,或者說極為輕微的肢體接觸,在沒有造成傷害后果的情況下,“受害者”如何依法保護自己?再如一些“冷暴力”問題,嚴格意義上屬于“家暴”的一種,不正常履行丈夫或妻子的責任,“性拒絕”等等,但如何準確認定為家暴?換言之,另一方完全可以“身體不適”搪塞。“家暴”的特殊性在于“取證難”、“保存證據”難,在缺乏明顯證據支撐的情況下,即便真的被“家暴”了,被害者可能仍然面臨“查無實據”的尷尬。
法律具有“事后性”和“滯后性”,主要及于對傷害行為的事后懲戒。在家庭生活領域,這一特征更為明顯。家暴者長期實施家暴行為,被施暴者卻多年來忍氣吞聲,這本身也不是法律能夠解決的問題。一些女性對于婚姻家庭抱有幻想,以最大限度的克制來容忍施暴者,在她(他)們自身不想走出婚姻圍城,自己不想舉報維權的情況下,法律制定的最嚴苛也無法起到保護弱者的作用。2011年8月,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妻子李金(Kim)在微博上公開曝光李陽對她實施家庭暴力,并公布了數張照片為證引發熱議。經查實,李陽對其妻子李金(Kim)的家暴行為早已持續多年,最終“忍無可忍”才予以“舉報”,然而,她多年來所受到的傷害呢?再如日前曝光的藍翔校長妻子“舉報”丈夫榮蘭祥家暴事件,據稱其丈夫榮蘭祥在其辦婚禮當天、懷孕時就打她,且持續已經十余年。法律最終可能會還這些被家暴者一個公道,但法律卻無法在她們“最需要”的時候介入和早期干預,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家暴”,對于受害者而言換來的不過是一紙“判決”和一堆量化了“傷害”的鈔票,其身體和心靈的創傷卻是一生無法彌補的。
法律問題終歸屬于法律,法律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尤其是家庭領域這一復雜的社會領域中。現實生活中,法律不僅會受到諸多的現實制約,更會直接面臨“落實難”。在這部“反家暴法”中明確了諸如政府部門、司法機關、婦聯和公安機關等責任主體,但在中國這樣一個“清官難斷家務事”的現實語境之下,“責任主體”多寡并不直接決定實施效果,這些“增量化”的責任主體,能不能真正保護好弱者、對家暴行為進行及時干預,仍值得存疑。至少,在一些基層仍存在一些執法單位不能真正履職為民的時下,一些責任主體的“責任”仍未完全界定清晰的情況下,我們身邊多見的“家暴行為”仍可能是逍遙法外的結果。
“徒法不足以自行”,這是我們對首部“反家暴法”最擔憂之處。試圖于“一部法律”解決日益頻繁和多發的“現代夫妻家暴”問題,是無法達到預期目的的。家暴的產生、遏止,絕非全部是法律問題,家暴行為不僅有法律,還有倫理,還有心理(疾病),還有女性權益保護以及婚姻家庭的習慣,以及女性心理上的怯懦意識等。讓弱者“挺直腰桿”,敢于反抗家暴并拿起法律武器,需要培養培育現代公民獨立人格意識,以制度體系讓家庭成員的經濟獨立能力更強,讓社會輿論更多的保護和關注弱者,這都不是單單一部法律能夠解決的。(畢曉哲)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反家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