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書畫·現場>一點一評一點一評

為什么中國要以畫過年

2016年02月19日 10:03 | 作者:向云駒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若干年前馮驥才先生在天津大學舉辦了一個名為“以畫過年”的民間年畫展覽,形象而又深刻地揭示出中國民間年畫的功能、作用、性質和特色。很多年前,我也曾為自己的一本研究中國民間年畫的圖書使用了“民間畫展”的書名。把“以畫過年”和“民間畫展”兩個概念組合起來,中國民間年畫就是中國人在過年的時候家家都在自發而又依俗舉辦的家庭畫展。以畫過年是中國年俗中別具一格的內容和形式,是中國民間美術獨一無二的生發和傳承機制。


res06_attpic_brief

春節廟會 郭俊鋒攝

春節廟會 郭俊鋒攝

年畫著色 CFP

年畫著色 CFP

楊柳青年畫老藝人在雕刻年畫的木版 CFP

楊柳青年畫老藝人在雕刻年畫的木版 CFP


為什么中國民間要以畫過年呢?


第一,我們要回溯中國民間美術的源頭和傳統。年畫是民間造像,是美術活動在民間發生和存在的樣式,因此,它的源頭來自于中國民間繪畫及其源頭和傳統。中國民間繪畫的最早產物是分布在我國廣大地域的巖畫(包括巖畫和巖刻)。這些原始繪畫在功能上有兩個特點:一是用巖畫表達原始崇拜、原始信仰、原始巫術、原始圖騰的儀式;一是用于表達對豐收、季節、時令、節日、歡樂等重大而濃烈的感情。


美術的民間歷程沿著自己的原始路線,繼續生存和發展。這一發展一直到達宋代年畫繁盛之前,基本上有這樣幾個重要階段:一是門神、桃符在年俗中的普遍存在。郁壘神荼作為門神出現在漢代《風俗演義》《漢書》等古代文獻的記載中,此前的《禮記》證明了早在周代就有中國門神信仰的雛形和端倪。唐詩所吟“總把新桃換舊符”更說明了,年節時年度性更換年俗文化符號的民俗存在和民俗成熟。


二是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正式確定以夏歷正月為歲首,此后一直沿襲至今。《史記》說:“正月旦,王者歲首。”由于漢代皇朝的重視和提倡,過年成為全國性、全民性的隆重節日。魏晉南北朝的年節,在曹植的詩《元會》中可見一斑,其中有“俯視文軒,仰瞻華梁”的描寫,可見節日的庭堂裝飾一新,華麗多彩。民俗記錄則有:正旦畫雞于門,七日貼人于帳。(六朝,董勛《問禮俗》)這是年畫趨吉避邪的表現。


三是年俗年事將臘月和正月這一年尾、一年頭一并納入,過年成為一個過程或系列性儀式。民間美術或繪畫的運用和功能更加豐富多彩。從戰國時代就見于記載的灶王崇拜日益活躍,逐漸成為小年的標志。唐宋時期,祭灶,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在灶上貼灶馬即更換灶王爺神像等,成為年事中的大事。南宋《夢粱錄》記載“月窮歲盡之日”民眾“俱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這些內容后來幾乎都由年畫來承擔了。


第二,我們要追溯中國民間的家居裝飾的源頭和傳統。年畫是在一個家庭居室環境中的裝飾裝點或美飾美化,它也必然與中國人美化家居環境的傳統相關聯。比如門神年畫明顯出自古代的門神信仰、崇拜和門神造像。迄至漢魏,墓葬中門神是必有的造型造像,從雞、虎、璧樹、鋪首、武士,直到一般守門人。河南密縣出土的東漢畫像磚中有郁壘神荼形象,表明文獻記載的日常生活崇拜的郁壘神荼在墓葬中同樣得到記載或再現。山東出土的漢代畫像石中的鋪首等門庭辟邪,在后世年畫造形中依然傳承。河南洛陽出土的寧懋石室所刻畫的守門武士,其形象、神態、盔甲裝戴、操執戈矛、孔武氣質,以及兩武士臉面朝向與對稱,都已成為后世年畫門神的典范。


漢代是一個大氣磅礴的時代。漢代的文化也是一個生龍活虎的時代。從漢畫像石所反映的那個時代家居環境、家居生活看,那時實際上已經奠定了后世年畫的規模、題材、取向、喜惡、風格。漢畫像石主要出土于山東、江蘇和河南、四川、陜北等地區。畫像內容主要有:神仙靈異、辟邪鬼怪、人事故事。比如神仙題材中多有乘龍升天、朝拜西王母、伏羲女媧、仙人出行、仙人博弈、風神雷神、仙人獻壽等,與《山海經》的神話世界頗為相類。其中形象有許多來自原始圖騰、神奇的神話、民間傳說和信仰。比如辟邪鬼怪題材中多有大頭怪神、銜蛇之神、饕餮神、黃父、風雨雷電等各種自然神,大多置于棺槨之外,是要被辟邪之怪力亂神。可見,中國古代的辟邪習俗是十分盛行,并且是家居生活、家居裝飾最核心的內容。家居或墓葬都是需要生命和靈魂安全放心的地方。所以,辟邪習俗必然代代相傳。又如人事故事題材中多有歌舞雜技、車馬迎歸、先人相會、獻俘、狩獵、宴飲、泗水撈鼎、孔子見老子、管仲射小白、伯樂相馬、豫讓刺趙簡子、馮婕妤以身擋虎、周公輔成王、孝牛圖等也是當時家居裝飾的最主要的內容。這些題材有些是墓主人日常生活的寫實,有些是歷史人物和故事,有些是圣賢行跡,有些是教育訓誡,有些是農事時令,有些是觀賞娛樂。這說明當時的民間藝人在造型造像時是善于從現實生活中捕捉題材和形象的,說明當時的美術活動已經有一些固定的歷史人物、事件、故事在廣泛流傳并被不斷描繪,說明民間繪畫的教育功能得到重視和普及。所有這些在后世的年畫中得到了傳承、發展、完善。可能很多神靈、形象、故事、人物失傳了,但是這些信仰原則,繪畫題材,居家心理在代代相傳。


魏晉墓葬除沿革兩漢傳統外,隨著佛教的東傳和儒家的壯大,繪畫內容有了新的拓展。儒家思想及其教化內容日益突出。在呼和浩特市合林格爾魏晉墓的壁畫中,孔子及其子弟以及儒家事跡,幾乎遍布整個墓室。河南鄧縣南朝墓的壁畫也是以儒家內容為主。竹林七賢的主題繪畫,也多次出現在同時代的南北朝墓葬壁畫里。這個傳統折射出現實生活中文化教化在民間繪畫中的強化。


繪畫與道德、倫理、俗規、家教、宗法、族訓、世則更緊密地結合起來并為其服務。佛教東傳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掀起的佛教石窟開鑿熱潮,也為后世年畫注入了新的基因。石窟藝術最大的特點是為佛陀神靈造像,再現他們的天界和天堂,再現神靈的居所。從石窟的“家居”性看,許多石窟直接模仿宮殿,有門庭、柱廊、藻頂、廳臺,有主次窟室等,有些石窟有樂舞,有裝飾,有衛護,有等級,有位置,有座次等等。這些石窟及造像規定和影響了人們的信仰,也規定和影響了人們的家居規制和環境秩序。


第三,我們要追溯的是中國口頭文化或非文字文化的傳統。中國是著名的文明古國,也是最早發明文字的國度之一。但文字的使用權長期被部分階層人士壟斷,文字的普及始終沒有得到有效和有力的推行。這使得口頭文化和繪畫傳統在民間也構成一整套完整的文化體制和知識體系,可以為不懂文字的廣大民眾提供全套的生產生活服務,滿足他們的物質和精神的一切需求。


年畫是在平民百姓和不識字的民眾中流行的。年畫在家庭中張貼展示,它的欣賞對象往往還更多地直接針對著兒童、婦女、老人,這些人是未及識字或不能識字的,年畫因此要以畫代字,要歸屬于口頭文化傳統之中。把口頭知識用圖像和圖畫表現出來,是年畫的重要職責和功能。口頭文化中有許多內容是需要一年一新或不斷更新的,這種更新往往集中在過年時節,于是成就了以畫過年的文化風景。


比如,過年唱戲是中國年俗中的獨特景象。戲曲和年畫幾乎是一起在宋代繁盛起來的。戲曲盛行于城市的勾欄瓦肆,年畫也是在城市市民和郊區農民中流行起來的。在過年必然或必好于看戲,看戲為過年增添了極大熱烈、熱鬧、熱情之后,戲出年畫便越來越成為年畫中的重中之重。戲曲劇目基于中國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生活,題材、體裁、劇目、劇種、聲腔、人物、演員等無不豐富精彩,成為不識字民眾的形象的教科書和百科全書。過年貼戲曲題材的年畫于是大行其道。戲曲年畫的以畫過年是人們過年唱大戲的現實生活的補充和延續。


又比如,中國民間民居普遍喜好用磚雕、石雕、木雕在建筑的重要部位呈現這些技藝結果和形象造型,內容涉及二十四孝、漁樵耕讀、梅蘭竹菊、典故、人物、歷史、傳說、戲曲等。年畫的張貼,則補充了這些造型所不及的地方,它在廳堂、墻壁、房間、臥室等各個居室空間,一年一換,就與那些固定的“三雕”造型構成互補,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所以,以畫過年也是一個文化綜合、文化融入、文化變遷的真實而生動的寫照。


從以畫過年這個視角審視中國民間年畫,我們實際上跳出了單一只從年畫本身具有的歷史來看年畫的慣性,深入到中國民間美術的起源和傳承,深入到中國家居裝飾的歷史和繁盛,深入到口傳文化的傳播和傳承中來看年畫。于是,我們看到了年畫的豐富和深刻,看到了年畫對悠久歷史文明的繼承和賡續,看到了年畫中隱藏著歷史脈絡和文化變遷。因而我們也就更加為年畫的博大精深而驚訝贊嘆和驕傲自豪。


(作者為中國藝術報社社長)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以畫過年 民間年畫 中國年俗 民間美術 傳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