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悅·生活悅·生活
山西省政協常委馮建新:傳承三晉文化血脈
“中華五千年文化,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陜西。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與晉商文化,使我們山西成為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據說,山西南部的中條山與陜西東部的西岳華山,二者相結合構成‘中華’之名的由來。”2016年猴年春節前夕,成長于山西、奮斗于山西、成功于山西的省政協常委馮建新接受記者采訪時,言語中始終透露出對家鄉的自豪與摯愛。
記者與馮建新作為本土山西人,談及故鄉,共同語音自然頗多。九曲十八彎的黃河水和古老的黃土地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建筑文化、德孝文化、民俗文化、佛教文化和紅色文化。祖先巧奪天工的非凡創造力,英勇悲壯抗擊日寇的愛國精神,晉商敢為天下先的膽識智慧,無不讓我們充滿對故土的眷戀。
談及家鄉的德孝文化,馮建新說:“廣義的家風,包括家規、家法、家禮、家政、家教等,歷來為山西民間所重視。孝敬父母是我們最樸素基本的情感,‘知恩圖報,善莫大焉。’德孝文化的傳承,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長的保證,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是推進社會文明進步的正能量。”
“我的祖父是1938年參加抗戰部隊的老革命,他們南征北戰,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赤膽忠心的愛國凱歌!故此,數十年來,我的家風始終具有紅色文化的傳承。”馮建新在潛移默化中將紅色基因融入血脈和靈魂,并將艱苦奮斗定格為一以貫之、永不褪色的精神力量。“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獨處時,喜歡吟唱這首《我愛這土地》的馮建新將國家和山西的責任擔當,鐫刻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作為省政協常委,他在山西實施“貧困大學生連續資助計劃”工程中,累計資助貧困大學生247名;數年來在山西18個縣開展“智海愛心行動”,資助1000名貧困中小學生直至完成高中學業;倡導并發起結對幫扶老八路、老黨員、老軍人活動。馮建新致力用行動傳承厚重三晉文化血脈。在馮建新看來,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家國同構是我國古代社會的重要特征,而今已演變成中華民族的心靈家園。(記者武珍)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馮建新 傳承 三晉文化 華夏文明 晉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