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 粵擬獎勵食品安全案件舉報者
7日上午,省政協召開“加強基層食品安全監管”專題協商會。記者從現場了解到,我省從今年起,計劃三年逐步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食藥大數據監管和決策系統。此外,為了強化監管工作,震懾食品制假售假行為,針對重大食品安全案件,我省也將制定舉報獎勵辦法,按案額比例獎勵到個人。
餐飲零售額占全國1/9
探索建立分類管理制度
據省食藥監局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食品企業實現工業生產總值3700多億元,約占全國的6.5%;全省餐飲業零售總額1300多億元,約占全國的1/9,繼續保持全國餐飲第一大省地位。全省共有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約100萬家,居全國首位,食品從業人員超過800萬人。
目前,全省市縣食品藥品監管機構改革已基本到位,全省鄉鎮共設立食品藥品監管派出機構837個(已掛牌715個),建成1211個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公共服務機構、250個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站,覆蓋了基層1586個鄉鎮(街道)。
在食品源頭控制上,我省質量保障水平也逐年提升。全省建成省級以上農業標準化示范區295個,正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試點,認定1650個無公害農產品、810個綠色食品,建成水產品養殖省級標準化示范區124個、無公害產地427個,獲農業部認證的無公害水產品499個。
此外,省衛計委也初步建成食品中化學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監測、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監測兩大網絡,監測范圍已擴展到97個縣(市、區),覆蓋率達到80.2%,同時建立食源性疾病事件監測和病例監測系統,省農業廳構建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網絡,覆蓋全省119個縣(市、區),統一開展農藥、獸藥殘留和“瘦肉精”風險排查、監測、評估和預警。
省食藥監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廣東將探索建立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分級分類管理制度,完善畜禽屠宰和進出口監管的相關制度,加快制定《粵菜通則》等特色食品地方標準。在食品安全追溯方面,在“菜籃子”產品主產區推動農業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開展質量追溯試點,優先將生豬和“三品一標”等食用農產品納入追溯試點范圍,推進嬰幼兒配方食品、食用油、酒類及肉菜流通食品安全電子追溯系統建設。
在智慧食藥監建設上,從今年起,我省將分3年逐步建立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統的食品藥品大數據監管和決策系統,覆蓋省市縣(市、區)鄉鎮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
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透露,為了從生產環節提高對食品安全的監管效力,針對重大食品安全案件,我省正在制定舉報獎勵辦法,擬根據案額比例,獎勵到舉報個人。
據了解,為了解決食藥安全生產流通環節審批與監管之間的矛盾,省食藥監局已調整內設處室的職能分工,原先11個與食藥安全監管相關的處室,將把審批職能集中在2個處室,其余9個處室將負責食藥安全的事中事后監管。
基層監管力量仍不足
專業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在走訪中,調研組發現,由于原來食品安全監管資源相對較少,越到基層越顯得薄弱。目前我省基層食品安全監管機構仍處在過渡期、調整期和開創期,特別是鄉鎮一級剛剛經過重組,體制機制仍不盡完善。
目前,我省食品藥品監管系統人員編制比例仍偏低,占常住人口比例為1.1∶10000,低于全國1.5∶10000的平均水平。
而監管力量不足的問題在基層尤為突出。調研組發現,各地基層所因受劃轉編制不劃轉人員、公務員招錄制度限制的影響,以及基層崗位吸引力低等原因,出現空編較多,人員到位率不到60%,一定程度影響工作承接與開展。
此外,一些基層監管人員的專業素質也偏低,在我省某市,監管人員有70%是非相關專業畢業,由于對食藥監管法律法規了解不到位、不熟悉,缺乏專業系統的培訓,直接制約監管工作的專業性和有效性。
九三學社的省政協委員、華南理工大學輕工與食品學院教授李汴生對此感受深刻。作為一名食品安全專家,他經常在我省基層食品監管的一線調研,發現由于缺乏工作指導,我省食品安全監管的從業人員工作主動性仍顯得不夠強,“很多是應付性的,顯得效率不強,很多人不是學這個專業的,所以專業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調研組發現,我省基層監管所大多處于草創初期,因而在調研中發現有日常巡查卻無巡查記錄,對存在問題有責令整改卻無整改記錄等情況,而基層協管員由于級別低、職務多,基本還停留在派送宣傳資料等事務上。
對此,省食藥監局負責人表示,目前食藥的監管力量多是新招或是來自原來的工商系統,當前階段,與專業監管仍有一定距離,今后將加大培訓力度,我省已經提出了監管人員的全員培訓計劃,并計劃出臺工作指引,為基層監管提出執法依據。
省政協調研組則建議,解決新成立基層監管所空編問題,我省應盡快激活存量,建議有針對性地組織幾場鄉鎮一級公務員招錄,并通過購買社會服務,招聘巡查員、政府雇員等形式,緩解基層監管機構編制、人員不足問題。(記者 駱驍驊 通訊員 賴南輝)
編輯:趙彥
關鍵詞: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 獎勵食品安全案件舉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