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贏得全面建成小康的決定性五年
——寫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之際
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 新華社社評:贏得全面建成小康的決定性五年——寫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之際
時間是衡量進步的尺度。在奔騰不息的時代潮流中,在13億中國人民的辛勤耕耘中,“十二五”即將圓滿畫上句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為新的五年規劃藍圖、擘畫方略,必將把中國推向新的發展境界。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發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頑強拼搏、開拓創新,奮力開創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五年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黨風政風呈現新氣象,法治建設開啟新階段,人民生活邁上新臺階,實現了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歷史新跨越,人民滿意、社會認同、世界矚目。充滿艱辛與輝煌的“十二五”,已經深深刻進中國發展年輪之中,增強了我們乘勢而上、再創佳績的信心與底氣。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十三五”時期是我國民族復興進程中至關重要的五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最后沖刺在這五年,關鍵也在這五年。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能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打下堅實基礎。
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之際,展望“十三五”,我們既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自信,也有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警醒。當今世界,盡管經濟復蘇進程曲折、全球性挑戰嚴峻,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主旋律;今日中國,盡管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社會轉型陣痛,但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正協調推進。時和勢總體于我有利,我國仍處于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把握歷史機遇,贏得決勝五年,時不我待,事在人為。
風云變幻,最需要的是戰略定力。贏得“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要求我們保持戰略定力,繼續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情。改革開放37年歷程啟示我們,自身越是發展,阻力就會變小,機遇就會放大。新形勢下,各種風險和挑戰繞不開、躲不過。具備長遠眼光、保持歷史耐心、樹立辯證思維,以“每臨大事有靜氣”的沉穩、“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洞察、“風物長宜放眼量”的氣度,才能牢牢抓住發展第一要務,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
迎接挑戰,最根本的是改革創新。贏得“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要求我們突出問題導向,在改革創新中實現發展新突破。在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偉大壯舉,更是空前復雜艱巨的歷史使命。從新常態下經濟增長動力的轉換,到啃下深化改革的硬骨頭,從實現70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到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家園,我們要實現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沒有捷徑可走,只能在解難題、過難關中砥礪前行。“凡益之道,與時偕行。”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以創新舉措探索發展新路,我們就能在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護生態、抓扶貧等方面取得明顯突破。
成就偉業,最關鍵的是同心合力。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全面小康更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小康。“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13億多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中國智慧就無比深厚,中國力量就無比強大。贏得“十三五”,實現我們的既定目標,需要進一步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充分調動中央與地方兩個積極性,充分激發全社會的創新創業活力,動員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創造中華民族新的偉業,必能謀小康之業、揚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執政之基,把各項事業推向前進。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從穿越千年的社會理想,到激蕩百年的奮斗歷程,歷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手中,開啟了實現全面小康的夙愿與夢想的決定性階段,也發出了乘勝前進的時代號令。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各項決策部署,堅定信心、銳意進取、真抓實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完)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全面建成小康 決定性五年 十八屆五中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