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無車日”如何擺脫堵車尷尬?
新華社太原9月22日電題:“無車日”如何擺脫堵車尷尬?
新華社記者 馬曉媛、王井懷
9月22日是無車日,各地紛紛出臺措施倡導綠色出行。然而,“無車日”車流如織,依然堵車的情景仍然在不少地方上演。
“無車日”為何遭遇尷尬?人們為何難以“棄車”?如何才能讓更多人選擇綠色出行?
公車出行受限,道路依然擁堵
得知22日是“無車日”,太原市民張航決定響應號召,放棄開車,改乘公交車上班。“平時25分鐘的公交車程,今天足足走了45分鐘,害得我差點兒遲到。”張航說,路上的車似乎一點兒也沒少,甚至比平日還多。
“無車日”當天,太原市對中環以內的區域實行限行,并要求全市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公車停駛一天。記者走訪市內多條主干道看到,部分道路上行駛的車輛較平日有所減少,但仍是川流不息,一些道路則擁擠如常,甚至屢屢出現堵車現象。
在北京、武漢等地,同樣的情形也在上演。在北京一家網絡公司工作的于力偉每天步行半小時上班,直到記者提起,他才想起今天是“無車日”。“來上班的路上覺得跟平時差不多,車還是那么多,該堵的地方還是堵,所以壓根沒有意識到是‘無車日’。”
22日上午,武漢姑娘小楊趕著去給閨蜜做伴娘,從武昌過長江大橋到漢陽用了一個半小時,她覺得“無車日”里車反而更多,路反而更堵了。
在網上,更是不乏吐槽“無車日”遭遇堵車的網友。
公共交通不便,綠色出行困難
“不是我非要開車,是實在太不方便。”太原市民劉女士在城南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由于單位和家都與公交車站有一定距離,公共交通不夠便利,她幾乎每天都開車上下班。“如果我坐公交車,一路順利的話也要一個小時才能到單位,而開車最多只需要20分鐘。”
北京小伙袁鵬最近正想著買車。他說,自己通常騎自行車上班,天氣不好或者身體不舒服時就改坐地鐵或是打車。“如今在城市里騎自行車,非機動車道經常被機動車擠占,騎行有時頗為危險。”
袁鵬說,北京地鐵太擠,打車太難,特別是早晚高峰的時候。“其實開車也麻煩,又要找車位又經常堵車,但畢竟方便一些,尤其是家人一起出行的時候,老人孩子不用擠地鐵,也不用大冬天里等出租車了。”
多地受訪市民表示,公共交通不方便,以及自行車道、人行道被隨意占用等現象,給人們的綠色出行帶來了諸多不便。
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研究所教授潘海嘯指出,提倡綠色出行的首要任務,是為城市居民創造便捷舒適的公共出行環境。
加強宣傳引導,改善基礎條件
如何減少“無車日”的尷尬,許多受訪者表示,推動綠色出行還需要從多方面清除“路障”。
“首先要加快城市公交體系建設。”潘海嘯表示,要確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導地位,促進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比如設立和嚴格管理公交專用車道,加大公交站點覆蓋率,加大公交線網密度,發展軌道交通,形成地上地下一體化公交體系等,方便市民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同時,還要為自行車、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創造便利。太原公交公共自行車服務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趙永旺說,近年來許多城市大力發展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為綠色出行創造了良好條件,但自行車路權得不到保障,限制了公共自行車低碳環保優勢的發揮。
據了解,北京市正在實施自行車示范工程,通過設置隔離護欄及電子監控設施保障自行車路權,通過鋪筑彩色路面提高自行車道識別度,同時加快微循環道路建設,增設自行車停車設施,努力讓“自行車回歸城市”。
此外,要加大宣傳引導力度,通過典型事例的影響帶動作用,倡導樹立綠色出行理念。
業內人士指出,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山西聚晶光太陽能智能車公司一位客戶經理表示,希望相關部門盡快出臺標準、完善基礎設施,讓新能源汽車更多走進家庭。(完)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無車日堵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