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小三勸退師”走俏 收費數十萬元“都算普遍”

2015年09月06日 14:45 | 來源: 羊城晚報
分享到: 

  原標題:廣東“小三勸退師”走俏 勸退1個收費可達百萬

  在電影《分手大師》中,演員鄧超飾演一名專業的“分手大師”,專門為情侶戀人辦理分手等業務。在廣東,致力于勸退小三、挽救婚姻的“小三勸退師”也日漸走俏,他們當中不乏律師和海歸人士等,使用的方法五花八門。

  盡管一單生意收費可超過百萬,但從業人員卻吐槽說,這不是一個暴利的行業。有律師指出,通過積極的講解、引導來勸退小三,是道德所鼓勵的,但不得用非法手段去干涉他人的戀愛自由或者性自由,否則會產生法律風險。

  團隊:

  勸退師多有專業背景

  最近康納有點忙,在廣州、肇慶、深圳來回跑業務。他是深圳某文化傳播公司的總監,公司的名字雖表明是“文化傳播”,干的卻是婚姻挽救的活。

  “今年以來,我們公司每月能接15-20個婚姻挽救的單子,大部分的單子包含勸退小三業務,客戶男女比例為3:7,所以不要以為只有男人會出軌,女性有外遇現在也很常見。”康納說道。

  根據廣東省民政廳的數據,2014年全省有873900對男女步入婚姻殿堂,但同年還有149392對男女離婚。全省去年離婚率達到1.65%。,而在離婚對數方面,從2005年到2014年,離婚對數上漲了1.6倍之多。

  有業內人士指出,當今社會婚姻關系中不乏第三者的介入,成為了夫妻感情破裂的導火索,離婚率上升,這給“小三勸退師”的存在提供土壤。

  “沒有專業背景,就不要干這一行了,小三勸退不是誰都可以做的。”深圳某咨詢公司情感分析師劉憶蔓一臉嚴肅地說。“我們的員工大多具備法律學、心理學等教育背景,有的是家庭婚姻咨詢師、律師、法官、社工、婦聯工作者出身,對婚姻具有較強的理解。但感情是相當復雜的事情,這意味著勸退小三、修復婚姻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我接過耗時最長的案例,足足花了三年時間。”

  收費:

  數十萬元都算普遍

  那么,小三勸退師到底是怎么運作的?

  據康納透露,勸退“小三”的方式五花八門,最實用的方法要數移情法了。“我們公司員工近50人,統稱‘導師’,大部分是海歸人士,年齡28-34歲,白領出身偏多,我們還有公司高管、健身達人、機關單位職員等合作伙伴,做我們的兼職導師。導師個人條件相對較好,對小三而言更具有吸引力。”康納說。

  除此之外,小三勸退師的常用方法還包括工作填補法。康納介紹,如果“小三”有求職意愿,導師通過打入“小三”的社交圈后為其提供合適的職位,當工作成為生活重心后,勸退便更輕松了。至于公司是如何安排這么多職位的,康納稱是客戶幫忙,身份不方便告知。

  “我們以前都是一對一,一位導師出馬勸退一名小三,失敗率很高,現在往往要幾位導師配合完成。但這筆費用可不便宜,普通單子,每位參與的導師收費10萬,復雜的單子,花費上百萬也是有的。”康納補充說道,“夫妻關系緩和,小三離開,兩個月內不再介入客戶婚姻便判定為勸退成功。如果客戶配合我們,成功率能在95%以上。如果不成功,我們只收取成本費,3萬塊錢起步。”

  某公司的情感分析師李葉海則稱,其公司所制定的標準要更高一些,除了勸退小三之外,還要修復當事人之間的感情關系,只有恢復正常了,才能說了結一單案子。

  “我們的客戶不乏海外華人,尤其是東南亞地區的華人。收費標準為每月8000元左右。一單案子,客戶們花個20萬-50萬元挺普遍的。”李葉海說。

  盡管收費之高令人咂舌,但一位接受采訪的資深業內人士卻強調,小三勸退師并不是一個暴利的行業。它動用的是一個團隊的力量,時間成本人力成本高,為了與第三者建立良好關系,還有許多通勤,餐飲等形形色色的生活起居成本,“扣除這些后,攤到每個人的收益并不算高。外界對我們有誤解” 。

  底線:

  不得侵犯他人隱私

  俗話說,家丑不可外揚。小三勸退師在實際的操作中有很多限制,如果當事人利益受到侵犯,也可能會吃啞巴虧。

  廣東某律師事務所律師韓宏偉表示,“小三勸退師”的出現是有市場需求的,從法律上講,只要他們是通過積極的講解、引導等合法方式使小三主動放棄,而沒有使用不合法手段,那是值得鼓勵的。

  韓宏偉律師補充說,“小三”本身并非法律所禁止的(構成重婚犯罪的除外),只是道德上受到譴責,任何人不能以非法手段去干涉他人的戀愛自由或者性自由。在勸退的過程中,“小三勸退師”應當避免采取非法手段如侵犯他人隱私、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等,否則會產生相應的法律風險。

  “這是比較新的職業,目前我國法律中對‘小三勸退師’并無直接的行為規定,我認為法律也沒有必要進行專門的規定。”韓宏偉說,如果勸退師按照合法的方式去做,那完全是法律所允許的,并且是道德所鼓勵的。(案例中當事人為化名)(記者黃漢城,實習生韋娟明、王克光)

編輯:王瀝慷

更多 時事新聞

更多 閱讀推薦

更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