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穩定市場與留住“慢牛”
周一的股市表現,讓很多投資者揪心不已。滬指劇震跌破4100點,超過1500股跌停。創業板同樣繼續下跌,失守2700點。
股市是個巨大的利益場。當市場表現從此前的一路上揚,到近些日子的巨幅震動,很多投資者的心態已經產生明顯變化。股市的調整,也充分暴露出一個深刻的問題,即投資者教育依然不足。一些缺少基本投資常識的新入市者,感受到了市場調整帶來的壓力。
伴隨著股市的調整,一個明顯的現象,是呼吁救市聲四起。從投資者的角度出發,這也是合乎邏輯的做法。被市場一刀刀地“割肉”,不少投資者內心苦痛無比。如果國家力量介入,幫助延續市場的牛市格局,這自然是投資者所樂于見到的事情。
理論上,證券市場應該依照規律、依照制度自我運行。外力,包括政府力量不宜進行干預。透過中國證券市場短暫的發展歷史可以發現,外力的不當介入會影響市場的邏輯,也會導致證券市場的目標與現實在一定程度上脫節。
今年以來的這一輪牛市,見證了市場狂飆突漲的一面。很多投資者認定,這是一輪“國家牛市”,因為市場當中大量聲音似乎帶有國家背景。不少主流媒體不斷在用所謂的“大喇叭”,試圖證明“牛市”的真實。也正因此,在種種因素的作用下,創業板“瘋”了,A股也一度“瘋”了。
從市場的瘋狂到急轉直下,時間并不算長。近兩周來A股和創業板雙雙巨震,急劇下行。從長遠眼光來看,這當然是市場給投資者洗禮的一種方式。但很快有人忍不住了。期望政府救市的聲音,就在這個背景下出現。諸如IPO將被暫停的傳言也一時間廣為流傳。
政府該不該救市,在理論上是個偽命題。正如前文提及的,政府從來不該托市,也不該救市。但是,現實終究不可能停留在理論上。證券市場能不能健康發展,不單單關乎投資者的利益。這個市場的穩健運行,還有益于改革計劃的實施,也有意于資金流入實體經濟這一目標的實現。說到底,股市常年“過山車”,不是什么好事。
現在來看,政府希望市場穩定,避免“慢牛”消失的意圖是清晰的。比如昨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為社保資金入市打開了通道。
在我們看來,從穩定金融市場的角度出發,政府相關部門確實對股市的大幅波動不能無動于衷。“瘋牛”應該死去,但“慢牛”需要活著。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當下都需要一個穩定的、較為健康的市場。而“慢牛”的格局,一定會產生相當的效應。
政府穩定市場的努力,也反映出理論與現實的差別。天底下其實不存在完全自我運行的市場。當然,究竟該如何去穩定市場,也是有不同講究的。每一次市場劇烈的上下震動,對于管理層來說,也都是學習機會。
對于投資者而言,今年的股市震蕩,更應該讓其增加對風險的認識。盲目的投資者,在任何市場里,都注定會遭遇敗局。讓“瘋牛”死去不是壞事。人們所期望的,是一個更為穩健的“慢牛”。
編輯:羅韋
關鍵詞:市場 投資者 慢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