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藏聞逸事藏聞逸事
龍美術館與中國嘉德共同舉行《平安帖》交接儀式
——《平安帖》入藏龍美術館
王羲之 草書《平安帖》
2015年4月22日,中國嘉德與龍美術館舉行《平安帖》交接儀式。龍美術館創辦人、著名藏家劉益謙與中國嘉德副董事長王雁南、董事總裁兼CEO胡妍妍、中國書畫部總經理郭彤共同見證交接過程。
據了解,《平安帖》的歷史流傳年代悠久,歷經多位收藏家收藏,清代入藏乾隆內府,流傳有序。因其著錄極多,元代以后的公私藏印及流傳歷歷可考與可靠。2010年嘉德秋季拍賣會上,《平安帖》最終的成交價達到3.08億,被劉益謙成功競得。它所創的拍賣中國書法最貴單字紀錄。如此瑰寶被國家有關部門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并發專文限定買家不可攜其出境,足見重視。
時過1600年,王羲之直接手書真跡早已不存于世。現存世界各大博物館和私人藏家手中的重要王羲之墨跡作品均為唐代或者宋代摹本。此《平安帖》久享盛名,筆法圓勁古雅,意致悠閑逸裕,頗合王羲之草書法度。墨色、用絹呈現出沉靜古樸之貌。經前代學者藏家品評,有人認為宋摹,有人認為是宋代米芾所摹,還有人則定為唐摹。
從收藏歷史看,《平安帖》流傳軌跡清晰,經過宋代《宣和書譜》、《絳帖》、《澄清堂帖》,明代《停云館帖》、《鈐山堂書畫記》、《戲鴻堂法書》、《清河書畫舫》、《珊瑚網》,清代《墨緣匯觀》、《石渠寶笈》、現代徐邦達《古書畫偽訛考辯》等歷代赫赫有名的書籍記載著錄。可以明確地知道至少從元代開始就一直輾轉于像柯九思、文征明、梁清標、乾隆皇帝這樣具備高超鑒賞能力的收藏家手中,足以證明其魅力與價值。
已知現存王羲之高古摹本共有九件十五帖藏于中國、美國、日本各大博物館。三百年前《平安帖》曾被乾隆皇帝贊譽為“可亞時晴”,意為可與“三希堂”中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媲美;明代文征明、王谷祥、彭年也都曾經寫下跋文,稱“子孫永寶之”,“觀此至寶,良深慶忭”,“焚香拜觀,不勝欣幸”,當今鑒定大家徐邦達先生撰文認為此帖水平相當于上海博物館所藏《上虞帖》。
這部自清時便悄然流出宮廷并“隱居”民間的至寶《平安帖》,此次入藏龍美術館,將為其中國古代書畫的收藏再添名件,使這一藝術瑰寶再現光彩,為大眾展現其藝術價值,傳承歷史文明。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平安帖》 王羲之 交接儀式 龍美術館 中國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