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快報 快報
張工戴均良任北京市委常委 統戰部長職位空缺
原標題:張工戴均良任北京市委常委 統戰部長職位仍空缺
張工資料圖片。京華時報記者徐曉帆攝
戴均良資料圖片。京華時報記者范繼文攝
京華時報訊(記者孫乾)北京市委常委班子迎來兩張新面孔,經中央批準,北京市副市長張工、戴均良“入常”。
已有多名常委職務發生變化
記者注意到,北京市第11次黨代會選出的13名市委常委至今已有多人職務發生變化,其中有多人離開市委常委班子。
在2012年7月召開的北京市第11次黨代會上,共選出市委常委13名,分別是郭金龍、王安順、吉林、葉青純、呂錫文、李士祥、牛有成、趙鳳桐、魯煒、鄭傳福、傅政華、陳剛(副市長)、陳剛。
目前已經離開常委班子的包括:吉林,由市委副書記轉任市政協主席;牛有成,由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轉任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鳳桐,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秘書長轉任中央紀委駐國土資源部紀檢組組長;魯煒,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升任中宣部副部長、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鄭傳福,由市委常委、北京衛戍區司令調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傅政華,由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長升任正部級的公安部副部長、黨委副書記;陳剛,由市委常委調任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此外,呂錫文已由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一職升任市委副書記。
2014年3月,高東璐以北京衛戍區政委身份接任鄭傳福的市委常委職務,當年年底調任北京軍區副政委,離開常委班子。
秘書長和統戰部長職位空缺
與此同時,先后有7張新面孔進入北京市委常委行列,包括李偉,2013年5月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調任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姜志剛,2013年5月由國資委副主任調任北京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茍仲文,2013年7月由副市長“進階”市委常委、教育工委書記、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楊曉超,2013年7月任市委常委,后任政法委書記;潘良時,2013年12月,由陸軍39軍軍長調任北京衛戍區司令員,2015年2月從高東璐手中接過市委常委職務。此外還有剛剛“入常”的張工、戴均良兩人。
張工、戴均良進入常委行列后的分工尚未對外公布,目前北京市委常委班子尚有市委秘書長和統戰部部長兩個職位空缺。
□人物素描
張工 記者最愛追著他采訪
張工2007年3月起任北京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兼任北京市能源與經濟運行調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此前任中共北京市委工業工作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張工任職市發改委主任的幾年,對于北京來說甚為關鍵。奧運會后北京的發展應從何入手?“十二五”期間北京的發展方向是什么?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來勢洶洶,北京應該如何應對?在解決這一系列重大問題的過程中,發改委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身為發改委主任的張工,是記者最愛追著采訪的委辦局官員。一是因為發改委職能重要,從宏觀經濟政策到柴米油鹽等民生話題,都離不開發改委。而且,記者總能從張工那里問到有價值的新聞。特別是在北京“兩會”期間,對于基礎設施建設、人口、保障房等熱點問題,張工總能對答如流,對于一些經濟數據,甚至小數點后兩位他都能脫口而出。
2012年9月,張工出任北京市副市長,時任代市長的王安順在介紹張工時說,張工熟悉宏觀經濟工作,思路清晰,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大局觀念;長期在企業和綜合經濟部門擔任領導職務,熟悉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善于從宏觀上把握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張工事業心、責任感強,工作作風扎實,為人正直,謙虛謹慎,待人真誠,團結同志,要求自己嚴格。
接任副市長后,張工分管科技、國資、環保等方面工作,肩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國企改革和治污治霾三大重任,是一位多面手。
張工簡歷
張工,男,漢族,1961年8月生,北京市人,1992年4月入黨,1983年8月參加工作,在職研究生畢業(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經濟學碩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
曾任北京電器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北京變壓器廠廠長,北京機電工業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黨委常委,北京京城機電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黨委常委,市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市委工業工委委員,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黨組成員、黨組書記、市能源與經濟運行辦主任(兼),副市長、市政府黨組成員,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黨組書記,市能源與經濟運行辦主任(兼)。
戴均良 對待敏感問題不含糊
戴均良長期在民政部工作,直至2007年至2009年掛職沈陽市,擔任沈陽市委常委、副市長。此后他又回到民政部,2012年10月,戴均良被任命為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成為民政部首位“60后”副部長。
就任民政部副部長一職后,戴均良多次率領調研組在全國各地調研,就社會工作、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基層民政能力建設、民政政策創制等民政工作進行全方面的了解。
戴均良長期從事城市發展和鄉鎮行政體制研究,被認為是中國行政區劃研究領域的專家。一名與戴均良相熟的官員表示,戴均良平時話不多,但為人做事踏實肯干,“他喜歡研究,不光是在行政區劃、城市發展方面有建樹,在社會福利等很多方面都有研究,可以說是多方面的專家”。
戴均良在多個領域有自己的想法和研究。2008年召開的中國國際休閑論壇—休閑城市市長峰會上,戴均良被邀請介紹沈陽市發展休閑城市方面的經驗。在發言之初,戴均良卻先闡述了自己對于休閑城市的一些想法,并坦陳“對休閑不能講得太高,抬得太高,對休閑一定要把握好度”,他認為,如果經濟發展沒有達到相應的水平和高度時,“不切實際提高休閑的檔次和水平會造成一些不正之風,不利于城市發展。”
戴一口濃厚的湖北口音,與人談話懇切認真,給人以樸實親切的印象。今年清明期間,作為北京市副市長的他表示,北京寸土寸金,鼓勵墓地消費是錯誤的,北京的方向是綠色生態殯葬。在現場參與采訪的記者表示,這個問題其實有點敏感,作為主管副市長,戴均良的態度十分明確,絕不含糊。
戴均良簡歷
戴均良,男,漢族,1960年7月生,湖北浠水人,1988年10月入黨,1980年1月參加工作,研究生畢業(吉林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專業),歷史學碩士。現任北京市副市長。
曾任民政部辦公廳綜合處副處長、政研室副主任(正處級)、辦公廳秘書、區劃地名司副司長、司長。掛職任遼寧省沈陽市委常委、副市長、市政府黨組副書記,民政部人事司(社會工作司)司長、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副部長、黨組成員,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
京華時報記者孫乾
據首都之窗整理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張工 戴均良 北京市委常委 統戰部長 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