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春節,為親情守望而點贊

2015年02月17日 10:16 | 作者:鄧海建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分享到: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四千多年前的上元日,四千多年后的新春時:習俗在變、人事在變,不變的是承續千載的文化血脈,不變的是中華民族對家國夢想的祈愿。為親情守望,為團圓奔忙,山高水遠,天南地北,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有數據說,2015年的春運將超過28億人次(不含公交和出租車),比去年增加了約1億人次。數字年年在刷新,未曾變更的,是天寒地凍,亦歸心似箭。自從2006年春運人次突破20億后,中國人回家,年年盛況“空前”。28億人次是什么概念呢?相當于把超過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在短短40天內集體遷移。千里迢迢,風塵仆仆,披星戴月往一個方向趕——“家”。

  沒有哪個節日,比春節更叫人對家魂牽夢縈。對家的渴慕,是一種感恩。馬年春晚,一曲《時間去哪兒了》,唱紅了無數人的雙眼。今天,“親情計算題”再次熱遍微信朋友圈:假如父母再活30年,假如自己平均每年回家1次,每次5天,減去應酬、吃飯、睡覺等時間,真正能陪在父母身邊,30年總共才720小時,差不多一個月。在二元格局暫難改變的今天,回家過年,是對親情與恩情的反哺,是對鄉愁與鄉情的慰藉。

  灑掃庭除,辭舊迎新。貼春聯、鬧花燈、吃餃子、看春晚……這些瑣細而溫馨的儀式,串聯起同根同源、同宗同脈的價值共鳴。春節發軔于農耕時代,是熟人社會的一種親情狂歡。吃穿用度、衣食住行,在節日的儀式感中,吟詠生活的美好,在你來我往的聯絡中,感嘆人情的溫暖。父母雙親的叮嚀、兄弟姊妹的牽掛,因為有了春節,匆忙中可以歇歇腳,在“家”這艘諾亞方舟上,找到疲累人生中最踏實的安全感、幸福感。

  春節近了,年味濃了。年味總有別,親情永未變。這些年,中國人對“年味”的糾結,與其說是傳統文化承襲的迷思,不如說是對親情蘊蓄的“恨鐵不成鋼”。以前一家人其樂融融地聊天看電視,如今,人手一部手機或平板電腦,即便坐在同一張桌子上,也都是各忙各的“低頭族”。結果呢,“紅包越來越大、親情越來越遠”。凡此種種的吐槽,醉翁之意,不過是希望“親情回歸”。于是有人說,春節其實就是親情Style,噓寒問暖也好、催婚逼嫁也罷,都是家人為你端上的“心靈雞湯”。

  票再難買,也要回家;路再曲折,也要回家。傳統的家國理念,是“家和萬事興”、是“家風”里連著治國之本。人回家了,親情更要回家。這個春節,我們為親情點贊,更為家國之夢而振奮精神。歲豐年稔,闔家團圓——小日子里折射著大夢想,小家庭里輝映著大希望。

 

編輯:曾珂

關鍵詞:春節 回家過年 守望親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