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晚清風云晚清風云
吳昌碩“以筆為刀參佐戎幕”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淮軍在戰場上節節失利,潰不成軍,清廷朝野輿論嘩然,建議應啟用湘軍以代淮軍。時任湖南巡撫的吳大澂,奏請從軍,獲清廷允準,“帶勇北上”。吳大澂又推薦吳昌碩“贊畫軍事”。其時吳昌碩已51歲,并無戰爭經驗的他立即答應了吳大澂之邀,參加了甲午戰爭。
從軍后,吳昌碩從未直面殺敵,只是“以筆為刀”,用筆寫些對敵勸降的露布,草擬吳大澂的戰報文稿,稍有空閑立即從事對藝術的追求:寫詩、作畫、臨帖、治印一日不停。
甲午戰敗,吳大澂被革職,吳昌碩由于參加時間短,又僅僅是個“參佐戎幕之人”,沒有受到追究。但這次挫折,對其仕途理想、濟世之夢無疑是一次沉重打擊。他的耳朵不幸被炮聲震聾,其后他遂有“大聾”之號。
吳昌碩的這次從戎經歷,雖然時間很短,但北國江山的奇麗景色,風云激蕩的戰事氛圍,開闊了他的胸襟,激勵著他的豪氣,對其渾厚雄健畫風的形成大有裨益。對這段歲月,吳昌碩終生難忘,他曾讓好友任伯年作《山海關從軍圖》紀念。戰后多年,吳昌碩對甲午之痛耿耿于懷,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還寫了一首題畫詩,強烈地抒發了自己的赤子之心和愛國情懷:
石頭奇似虎當關,破樹孤云絕壑攀。
昨夜夢中馳鐵馬,竟憑畫手奪天山!
編輯:曾珂
關鍵詞:吳昌碩 甲午戰爭 淮軍 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