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向左還是向右:貨幣政策再臨大考
數據“跳水”顯示經濟內生動力不足,央行如何在保持定力與主動作為間求平衡?
13日,貨幣當局和統計部門公布了一系列或“減少”或“回落”的宏觀數據,讓市場人士大跌眼鏡。
當日,央行公布,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3852億元,不僅同比少增3145億元,也達到2009年11月份以來的最低;社會融資規模為2731億元,分別比6月和去年同期少1.69萬億元和5460億元,并創下2008年10月以來最差。
國家統計局公布,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至7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以及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數據,同比增速均出現回落,這也是繼4月之后,年內第二次出現內需和工業生產數據同時回落的情況。
在全面向好的6月份數據之后,面對7月這樣的數據,市場迅速做出反應。13日盤中,A股應聲下挫,上證綜指一度從2230點急速走低至2214點,深證成指則從8028點走低至7956點。“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市場不禁發出這樣的疑問。
“季節性因素”的擾動作用被不少市場人士所提起并認可。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就7月份數據進行解讀時就表示,7月金融數據的回落,與基數效應、今年6月“沖高”較多以及數據本身的季節性波動等有關。該發言人稱,今年6月份新增貸款大幅沖高至1.08萬億元,7月的季節性回落就較去年更為明顯。歷史上7月歷來是“小月”,2004年、2005年7月貸款還曾出現過凈下降。今年6、7兩月合并來看,平均每月新增貸款仍有7000多億元。單看7月,除人民幣貸款少增外,主要是信托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等涉及表外融資的項目明顯減少,特別是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波動性較大,7月下降4160億元。這主要與近期規范相關業務發展、金融機構加強風險控制有關。
但是,更多分析人士認為,季節性是原因之一,但如此巨大的降幅則無法完全用季節性規律進行解釋,有效融資需求不足才是新增貸款驟降的主因,而這更反映了經濟下行壓力不減以及房地產市場風險正在積聚。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研究員楊馳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信貸風險有向更多行業和地區蔓延的趨勢,所以銀行業整體上在信貸投放上保持審慎態勢。與此同時,經營正常的企業投資意愿不強,所以貸款需求也在下降。“從當前的金融環境看,銀行惜貸傾向明顯,這在某種程度上會反過來更加危害實體經濟——銀行資金供給不足,企業融資難度和融資成本上升,相關企業出現信用風險,甚至資金鏈斷裂,銀行壞賬由此增加,從而出現惡性循環。”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也有分析師直言,前兩個月新增貸款和社融應該是央行給國開行額度才沖上去的,銀行實際上是在收縮,經濟前景不妙,沒有內生動力,微刺激能帶來的經濟反彈十分有限。
如此“難看”的7月份數據不僅“刺激”了市場,更給下一步的宏觀貨幣政策增添幾許變數。雖然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13日依舊重申貨幣政策“總量穩定、結構優化”的取向并沒有改變,但是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市場上全面降準、降息的預期正在悄然升溫。
“雖然多次定向政策可能釋放資金不亞于一次全面的政策,但是這給市場釋放的信號則完全不同,現在市場微觀主體的預期都不好,一次總量政策才可能能夠改變市場的預期。”一位外資投行人士坦言。
溫彬說,當前的定向貨幣政策不能完全滿足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如果情況進一步低于預期,央行可能采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措施,以增加銀行的貨幣供給能力。而對于是否進一步降息,他則表示,這有待于對市場的進一步觀察,若市場的有效需求繼續減少,投資動力繼續不足,則應該根據利率的杠桿作用采取降息的措施,引導投資者和消費者增加投資和消費。
但他也稱,由于今年宏觀數據的特點就是波動性較大,宏觀政策的取向需要多觀察、看長期趨勢、審慎判斷。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則表示,目前來看,進入8月上旬后,貸款基本上每天保持著300億至500億元的增量,預計未來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仍會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基調已經確立,不過,擺在決策層面前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是,伴隨著微刺激量的增加,貨幣寬松所帶來的邊際效用將越來越弱。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平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盡管社會融資連年上漲,卻難以對沖經濟下滑。
顯然,貨幣政策又一次走到十字路口:若是不放松宏觀政策,今年的穩增長、促改革和保就業目標可能面臨挑戰;若放松貨幣政策,可緩解經濟下行壓力,但結構調整可能半途而廢,年初強調的“定力”何在?況且放出的流動性不一定順暢流入實體企業,刺激政策也面臨邊際效用遞減的現實。
人民銀行13日表示,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既保持定力又主動作為,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增強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繼續為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營造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促進經濟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
那么,如何在“既保持定力又主動作為”中求得平衡?這將是央行面臨的考卷。
編輯:羅韋
關鍵詞:政策 貨幣 市場 數據 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