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打破“剛兌”重構理財市場生態

2014年05月09日 09:33 | 作者:江帆 |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打破剛性兌付,表面看更多是對投資者提出的風險警示,事實上卻意味著會打破理財市場現有的格局和平衡,重構理財市場生態,對市場各方都是一種挑戰

  央行在近日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4)》中明確表示,要有序打破理財產品的剛性兌付。

  所謂剛性兌付,是指當理財資金出現風險、產品可能違約或達不到預期收益時,作為發行方或渠道方的商業銀行、信托公司、保險機構等為維護自身聲譽,通過尋求第三方機構接盤、用自有資金先行墊款、給予投資者價值補償等方式保證理財產品本金和收益的兌付。在央行看來,剛性兌付不僅會增加金融體系的整體風險,引發投資者和金融機構的道德風險,而且有悖于“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市場原則,抬高了市場無風險資金定價。

  打破剛性兌付,最直接的表現將是理財市場,特別是數量巨大的銀行理財產品市場不再有無風險的“免費午餐”了,只要是投資,都要承擔相應的風險。從表面看,這更多是對投資者提出的風險警示,但事實并非如此,因為打破“剛性兌付”將意味著打破理財市場現有的格局和平衡,無論是投資者、金融機構,還是監管層,都需要在理財市場的生態重構中再定位和進行角色識別,這肯定是一種挑戰。

  首當其沖的,當然是理財產品的投資者。長期以來,人們習慣于將銀行看成是存放個人資金的“保險箱”,雖然很多銀行理財產品的合同單上印有“投資有風險”的字樣,購買理財產品前還少不了被銀行進行風險承受力評估,但在大多數理財產品愛好者眼中,所謂風險更類似“狼來了”的故事。理財產品,特別是銀行理財產品是不會虧、不能虧也不允許虧損的,至少本金要絕對安全。在這種觀念支配下,部分投資者忽視風險,一味追求高收益,更遑論理性投資了。河南鄭州的中信銀行事件就是一個例子。該支行向客戶推薦的“理財產品”,稱每天按1.3‰付息結算,如此高的收益卻沒有風險,這是稍加理性判斷都會質疑的事情,但卻蒙騙住了不少“高智商人士”。

  這就難怪,當風險到來時,投資者會自然地將所有過失推卸到金融機構一方,要求賠償資金,甚至認為政府可以托底,有時還形成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其實不光投資者,金融機構同樣如此,為了避免違約,人為地“挪東墻補西墻”,或“寅吃卯糧”,比如中誠信托在最后一刻有驚無險地躲過了違約危機,但實際上信托產品借方的那家民營煤礦企業已經宣布破產,留下了59億元的總債務。

  毫無疑問,打破“剛兌”,將使“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原則得到強化,不僅投資者需要盡快從儲戶角色切換到風險投資者角色,金融機構和監管層同樣需要從目前的容忍人為拒絕違約,向建立自然違約的意識轉變,這是一個關系到理財市場投資意識、投資觀念、投資風格轉變的大問題。

  打破“剛兌”,對金融機構同樣是挑戰。自然違約“合法化”了,金融機構看似可以松一口氣,但實際競爭將更趨激烈。由于風險自擔,金融機構的違約情況會成為判斷投資取向的重要尺度,且這種尺度將被理財投資者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僅如此,投資者還會進一步關注金融機構的綜合實力、品牌效應等等,結果是加劇金融機構之間的全實力較量,而非僅僅局限在某個或幾個理財產品之間的競爭。

  目前理財產品越來越豐富,僅以銀行業為例,截至2013年末,銀行業理財產品余額9.5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8萬億元。而央行的報告表示,銀行業表外業務持續增長,風險隱患不容忽視。截至2013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表外業務(含委托貸款和委托投資)余額57.7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9.05萬億元,增長18.6%。表外資產規模相當于表內總資產規模的38.12%,比上年末提高1.71個百分點。而值得關注的是,一些商業銀行通過表內資產表外化來規避金融監管,將資金投向宏觀調控限制行業和領域,或將不良資產從表內轉移至表外,導致信貸風險透明度降低。

  顯然,面對越來越大的理財市場,加上處于經濟增長放緩的大背景,理財產品的違約事件將難以避免。如何在開拓市場和把握產品風險中找到平衡,這將是金融機構必須破解的難題。而如何在銀行、證券、信托、保險業等不同金融體系之間建立統一、協調的監管體系、法規和準則,避免因監管漏洞而導致監管套利,則是監管者必須面對的嚴峻挑戰。

 

編輯:羅韋

關鍵詞:理財 風險 市場 產品

更多

更多